公元1644年3月18日,李自成率领大顺农民军攻陷了北京外城。明思宗(年号崇祯)朱由检眼见大明江山大势已去、社稷倾覆在即,绝望之下,他用刀剑逼迫周皇后自尽,随后亲自杀死幼女昭仁公主,又砍伤了长女乐安公主,最后命左右侍从护卫太子朱慈烺乘乱冲出禁宫藏匿逃亡。将这一切安排完毕后,崇祯皇帝爬上煤山,在一棵松树上自缢身亡。
一代末世帝王,瞬间化作南柯一梦。
由铁血帝王朱元璋一手缔造的大明帝国存在了276年,最终也逃脱不了彻底覆亡的可悲下场。
上溯17年,公元1627年,那位痴迷于“躲猫猫”游戏和木匠活的熹宗皇帝死了 。因为他没有子嗣,按惯例由他的亲弟弟朱由检继位,改年号崇祯。崇祯帝是大明第十六位皇帝。他这年才17岁,年纪虽小,却也十分精明干练,个性刚强,颇思振作。史家对崇祯评价颇为不恶,认为他登基后立即辣手铲除为害日久的魏忠贤阉党,为重振朝纲,他夙兴夜寐处理政务,还是很想有一番作为的。这样一位想凭借自己的努力挽狂澜于既倒的勤勉皇帝,最终却成了亡国之君 。历史老人这个玩笑开得有些残酷。
据说,新继位的崇祯皇帝十分勤政,常常亲自批阅各地奏文至深夜,有时甚至通宵不眠。他凡事亲力亲为,日理万机,兢兢业业,欲尽全力“挽狂澜于既倒”。然而,形势比人强,柱石已朽,大厦将倾,人力岂能支撑?
也有学者评价崇祯帝性格刚愎自用,猜疑心重,小气、刻薄、寡恩 。但这种个性也不会像他那位性格柔弱的哥哥那样易于被人操控。
彼时的大明,内忧外患接踵而至。明末时,内有此起彼伏的农民起义之忧,外有强横如虎狼的满清八旗兵虎视眈眈之患,败局早已注定。好比击鼓传花的游戏,经过几代荒诞帝王的传递,刚好传到了崇祯之手,这鼓声便嘎然而止。勤勉任事的崇祯帝只能算是大明最生不逢时的倒霉皇帝。
崇祯很勤政,也很努力,似也并不昏庸,不是大家一贯认知的那类沉溺于酒池肉林,脚底流脓的坏皇帝 。可为什么大明还是在他手上亡掉了呢?
有这样一种看法:明亡于崇祯,根在万历。万历皇帝在位48年,是明代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。万历上位早期,在名相张居正的辅佐下,还是比较勤于政事的,也算有所作为。在他执政中后期,因与文官集团的矛盾愈加激烈,双方势同水火,难以调和,因此他赌气不上朝,罢朝的时间竟然将近三十年。因这位亘古罕有的奇葩皇帝长期“打酱油”,文官集团的竞争与内斗如脱缰之野马,愈加难以羁縻,导致大明政治更趋黑暗、腐败 。宦官集团见皇帝“撂挑子”不干,乘机把持权柄,祸乱朝纲 。北方的女真诸部落乘机坐大,变得尾大不掉,并逐渐丢掉了对大明这个南边强邻的最后一点敬畏,竟暗生逐鹿中原之野心,因而种下了明朝灭亡的败因。
倒霉催的崇祯帝朱由检,恰好成了这场击鼓传花游戏的最后那个接棒者。
严谨一些的观点认为,可以将明朝灭亡的原因分为内因与外因两个要素 。内因是阶级矛盾日益激化而使衣食无着的农民奋起反抗,外因则是骁勇善战的新兴女真贵族发起了以觊觎中原、夺取天下为最终目的的公然挑衅所致。
黄仁宇先生认为,崇祯登基称帝时,正值气候地理变迁上的小冰河期 。中原、西北一带地震、水灾、旱灾、雪灾、雹灾、蝗灾、瘟疫不断,特别是一贯苦寒贫瘠的陕北,赤地千里,颗粒无收,人民卖儿鬻女,无以为生。在这种绝望的情形下,农民起义、边兵哗变的事件更是日日上演,渐成常态。农民军与明军进行了长期殊死搏杀,虽屡遭挫折,但却总能奇迹般的浴火重生。李自成率领的闯军在长期的斗争中脱颖而出 。他自称闯王,提出“均田免粮”、“三年不征”的口号,吸引了大批流民与明军边兵、溃兵加入 。在血与火的锤炼中,渐渐成为实力最为强劲的一支农民武装力量。
李自成的大顺军与张献忠的大西军大量杀伤明军的有生力量,最终将明王朝的统治基础彻底摧垮。
崇祯二年(1629),后金第二任皇帝皇太极率八旗劲旅绕过长城关隘,突然杀到北京城下,将北京城围得水泼不进。驻扎辽东的名将袁崇焕星夜疾驰,紧急回师与后金军对峙于北京城广渠门外。皇太极忌惮谋勇兼具的劲敌袁崇焕,于是使出离间计,命人四处散布袁崇焕欲起兵谋反的谣言。崇祯皇帝生性多疑猜忌,且刻薄寡恩,他一直恼恨袁崇焕诛杀岛帅毛文龙,于是命人拘拿忠心无二的袁崇焕 。经六部六卿会审,竟然将袁寸桀于菜市口。让人不寒而栗的是,无知愚昧的京城百姓居然争食袁氏的心肝、皮肉,并引为快事。崇祯冤杀大明柱石之臣袁崇焕,可谓自毁长城,堪称一出令亲痛仇快的人间惨剧。
清军退兵后,明廷似乎察觉中了敌人奸计,然而英雄被桀,怨气冲天,炎夏飞雪,后悔亦为时已晚。
皇太极于1635年彻底打服蒙古,接着又荡平朝鲜,没有了后顾之忧的他于次年在盛京称帝,改国号为大清 。清朝正式建立。
皇太极先后五次率清兵经长城杀至明直隶、山东、河南北部一带,史称清兵入塞。彼时的山东、河北一带,连年遭灾,瘟疫流行,饿殍遍野,民不聊生。可为防御清军入侵,大明连年用兵,大量的有生力量与民脂民膏被填到辽东、华北前线这永远填不满的无底洞中去了。
1644年,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。之后,大顺军向东发展,克山西,定河北,最终进入北京。崇祯帝朱由检自挂东南枝。立国276年的大明王朝灭亡。
1644年又称顺治元年,被史家视为清朝正式入主中原的起点。清军在山海关一片石血战中,出其不意击溃李自成的大顺军,然后在明降将吴三桂的带领下得意洋洋地进入北京城,成为这场激烈角逐的最后胜利者。
有明一代,荒唐帝王不甚枚举,但崇祯似乎不是这些奇葩中之最烂的那一朵。崇祯登基后,殚精竭虑,筚路蓝缕,惨淡经营,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挽狂澜于既倒,扶大厦之将倾 。相较于他的那些荒诞怪异的前辈,其气象与做派还算清朗,确实不像亡国之君。然而,大明这艘千疮百孔的巨舰又确实是葬送在他的手上,或许是朝廷积重难返,或许是明朝气数已尽,或许是他个人的宿命使然,总之,上游淤积日久的各种枯枝败叶、淤泥沉渣顺水流到崇祯那儿时,已经形成堰塞,然后管涌溃坝,终导致局面不可收拾。
崇祯帝朱由检虽有心振作,却无力回天,最终成了货真价实的亡国之君 。他孤零零地自挂于煤山之巅的那颗小松树上 。彼时,山脚下的京城里厮杀声闻,火光冲天。
大明即将灰飞烟灭。
假如他不自缢煤山,而是侥幸混出京城,然后联合各地明朝残军对抗李自成与满洲八旗劲旅,但那也不过是回光返照,多苟延残喘几日而已 。看看后来南明小朝廷的糟糕表现便知端倪。历史无法假设,更不能推倒重来。明初制订的“天子守国门,君王死社稷”之帝鉴,让崇祯没有第二种选择。崇祯的命运和腐朽大明早已紧紧的捆绑在一起,社稷倾覆之际,他除了“自挂东南枝”外别无选择。历史的天枰早已倾向满清,即便崇祯不自杀 ,也终将无法扭转碾压一切的滚滚历史车轮。
原创作品 剽窃必究
插图源自网络